首页
学习
开门
圈子
何少峰馆长:识玉
 2020-04-17     3492
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

“玉,石之美者”

 

玉,石之美者。在汉代之前,“玉”就被人们用这个概念来定义。在新石器时代,大江南北都普遍适用这个概念。各地的玉材不同,但是唯一的表达标准就是:它是在这个区域中最美的石头,被称之为玉。

 

One

首先谈谈和田玉的矿物成分、玉的形成环境、籽料与山料的区别这个内容是非常基础的,我就不详细多说了,这里我主要强调一点——玉石有别,就是玉和石头的区别。
 

 

玉与石头的区别
 
1、矿物成分不同

玉:是钙镁硅酸盐的一种特殊硅酸盐类(矿物)。

石:则是二氧化硅。

 

2、制作工艺不同

玉器的制作工艺不同于石器。

石器是打制、砸制出来。

玉器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磨光、磨润再制作出来。

 

3、社会功能不同

石头是用于物质生活的,用作与切割、砍伐。

玉器是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而形成的,是为了满足审美及精神需求的。

 

私有制形成之后,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有个导向,及人文、社会、信仰、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功能的不同,是玉石有别的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图

包括开料、切玉、制作解玉砂、雕刻、抛光等等。

详细步骤及解说记载可参见:

清光绪十七年李澄渊所绘《玉作图》  共12套  故宫博物馆藏 

1捣沙研浆

 

2开玉图

 

3扎砣图

 

4冲砣图

 

5磨砣图

 

6掏堂

 

7上花

 

8打钻

 

9透花

 

10打眼图

 

11木砣图

 

12皮砣图

 

涉及主要工具有:

1、解玉砂
 

古代又称碾玉砂、邢砂、磨玉夏水砂,是古代琢制玉器用的矿砂。古代切割研磨玉石,制作玉器所必需使用的工具。砂也可做沙。用解玉砂手工制作的玉器工痕与用金刚砂机器制作的有明显区别。

 

2、碢(tuó)具
 

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与现代相差甚远,有很多类型和型号,但归纳不外五大类:大砣、细砣、粗砣、平砣和斜砣。大砣切玉料开孔偶用到,细砣薄且小常常见重刀,宽砣见刀锋直线片切削,平砣压地磨真阳线料峭,斜砣切带磨坡刀工夫照。



Two

玉的说文解字


中国人自古尚玉,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这里顺便说下关于“玉”的文字。

《说文解字》:“象三玉之连,其贯也。”“玉”字,在甲骨文及金文中,其实是“王”字,是三块玉连在一起。

古代帝王引用玉之地位,将“王”与“玉”在概念上相通及转换。

 

 

1、“国”与“宝”

“国”字是围墙围了一个玉,就有玉被城池围着,才有“国”,而其中的玉,一定是从传国玉玺的概念当中传承下来。“宝”字是宝盖头下有一个玉,家里有玉,才能称为“宝”。

 

所以从文字的传承可以看出,玉的重要性。

 

 

2、“玩”

玩的甲骨文,左边是“玉”,右边是“元”,“元”有开始的意思,就是从玉开始,它的本意也是首先玩玉。

 

3、“弄”

 

“弄”字,实质上是一个人用手托着一块玉,也就是用双手玩赏一块玉。

所以在中国的古代文字当中,就是一个玉文化的传承。

 

 

玉器史话

我结合自己的观点,将中国古代玉器,简要的分为三个部分;巫时代、王时代、玉时代。

 

1、巫时代:新石器时代-夏代

这段时期都属于原始的部落时代。

 

“巫”本意是以舞降神,它是一种神权,巫是通天贯地,他们通过这些玉器,能够把上天的意图转达给百姓。

 

 

这个时间段的玉器,涵盖北方红山、浙江良渚、安徽凌家滩、三峡大溪、太湖崧泽、甘肃齐家、山东龙山及大汶口等,有着共同的文化观念,所以制作出来的玉器相同,甚至亚洲区域的文化群中都能找到相同之处。

 

 

通过巫师能够接天通地。当一个人说了算之后,他就会变成王者。夏商周之后出现的王者,都是通过酋长、氏族部落的首长演变过来的。

 

巫时代,同时又是玉兵时代。早期中国考古认为,玉器有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那么实际上从我们五千年考古探索下来,在青铜时代时代之前,有一个玉器时代,就把大江南北的玉器都包括进去。

 

2、王时代:商-汉朝

王,是大巫的意思。王通三界、贯族权。

 

”通三界“怎么表现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了一幅举世闻名的帛画,就有天、人、地三界,王便能通三界。

 

 

像商朝,一个妇好墓就出图755件玉器。商纣王,火燎玉器有四千件,已经进入王管制玉器的时代。

 

而且”王“是半月形的,斧钺字型,象征着权利。王时代都是称王称霸的时代,玉器出现了几何形;春秋之后开始提倡玉德;汉代出现对玉器的迷信。

 

 

3、玉时代:隋唐-明清

 

从隋代开始,科举制度的发展、阀门制度的打破,使这些阶层能用到玉。虽然隋唐时期,带板的规格非常高,还是被贵族统治。

 

到了北宋、五代,玉器已经普及到民间。在北宋,甚至出现了仿古玉,杭州七宝社买卖玉器,还有著名的收藏家。

 

到了清代,乾隆爱玉,包括《赵汝珍古玩指南》:凡京中之中上等社会人物,无不腰缠累累,叮叮当当,居则以玉伟消遣之品,行则以玉为表示富厚之征,朋友相见必以所得之玉相夸示…

学习 开门 圈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