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开门
圈子
一件名为“温明”的罕见器物掀起热议,至今不知其具体作用
 2020-08-20     3306
文博山西

 

世界之大,

无奇不有。

而古代世界,

更有着今人无法想象的器物。

 

 

前段时间,

微博网友“馒头_控”发布了一组图,

从内部到外部,

再到细小的构件,

全面展示了一件西汉墓出土的"温明"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件“温明”,

2017年出土于山东青岛土山屯西汉墓,

是一件覆于墓主头部的漆木质方盒,

上面镶嵌着琉璃等构件。

 

 

“温明”本就少见,

尤其还是如此完整精美的“温明”。

同时出土的,

还有一件保存完好的遣册,

遣册是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简牍,

古人会将随葬品列个清单一同下葬,

放置在墓室之中,

在这份遣册上就列有“玉温明”。

 

▲青岛土山屯汉墓遣册

 

什么是“温明”呢?

关于它的记载,

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赐金钱、缯絮 ,

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

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对于温明的解释,

东汉人服虔曰:

“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

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

以悬尸上,大敛并盖之。”

 

 

青岛汉墓出土的这件温明,

外形确如服虔所注。

为人们确认“温明”为何物又增加了新的证据。

 

 

而在此之前,

著名的海昏侯墓也出土过一件温明。

更鲜为人知的是,

在山西,

上世纪四十年代也曾经出土过一件,

可惜流失到了遥远的日本。

 


关于温明  专家们这样说 

 

温明究竟是什么?以前学界多认为温明就是考古中发现的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漆面罩,认为扬州一带出土的几件汉代漆面罩,应当是《汉书·霍光传》里记载的温明。

 

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在《漆“面罩”应称“秘器》一文中提到: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温明”条认为《霍光传》“温明”下脱“秘器”二字,并将此条原文引录于下:

 

“‘温明’下有‘秘器’二字。而今本脱之。据服注云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颜注云东园署名也,其署主作此器,皆是释‘秘器’二字。后《孔光传》,光父霸薨,赐东园秘器;光薨,赐乘舆秘器。师古皆无注,此注已见于此篇也。……《文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引此,正作‘东园温明秘器’,《汉纪》同。(《北堂书钞·礼仪部十三》引《晋公卿礼秩》云,安平王孚薨,给东园温明秘器。)”

 

▲漆温明  西汉

扬州博物馆藏
 

▲左:漆温明顶部  右:漆温明上的图案

 

 

他认为:“《文物》1987年第1期《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所报道的在M1、M4 二墓中出土的漆‘面罩’,应即《汉书》所说的‘秘器’……《简报》所述M1所出漆‘面罩’情况,与上引服虔注所言正相符合,显然就是《汉书》所谓秘器,称为面罩是不合适的。”

 

裘锡圭先生认为新发现的漆“面罩”应称为“秘器”,但有的专家却不这么认为。

 

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在他的文章《“温明”不是“秘器”》中说:

 

“按以温明混同于秘器,始自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六‘温明’条……《后汉书·袁逢传》李注说得最明确:‘秘器,棺也。’可见秘器就是棺…… 至于温明,在汉代只见于《汉书·霍光传》……其所赐之‘梓宫’就是棺……所以在‘东园温明’之后不应再加‘秘器’二字。否则,一人之丧而重复赐棺,于理不合……最近发表扬州平山养殖场1号西汉墓所出漆面罩……这种现象为前所未见,但与服虔说正合……面罩上的铜镜可以被视为温明的特殊标志;由于它的出现,此器遂得以确认……《汉纪》于温明下增‘秘器’,适成蛇足。”

 

▲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温明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漆面罩”就是“温明”呢?

 

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在其文章《温明、秘器与便房考》中认为:

 

“把江苏扬州、淮阴、连云港等地一带出土的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漆面罩定为温明 ……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献记载来看,温明是皇帝、王侯、大臣和高级贵族使用的葬器,扬州等地发现的新莽前后的墓主身份达不到使用的级别。

 

第二,如果服虔说可信,开一面,形如漆桶的温明是敛尸以前悬挂在尸体之上的用品 ,“大敛并盖之”埋葬时,未必一定就是罩在死者头部的东西。

 

第三,温明作为葬具来记述,《汉书》中仅见《霍光传》一处 ,《后汉书》中未见 ,《三国志· 魏书》中有一处 ,《晋书》《魏书》《南史》《北史》中多见。记载最晚下限是在《旧唐书》。由此可见,温明的使用年代跨度比较长,仅仅以扬州等地出土的汉代漆面罩作为温明的实证,还不足于证明就是汉唐文献记载的温明,因为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的王陵发现中没有见到类似于汉代漆面罩的实物可以印证。”

 

▲仪征新集螃蟹地汉墓出土的温明

 

温明有什么含义呢?孙机先生说:“敛尸时罩以温明,或表示为死者送去光明。”

 

韩国河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温’作为古汉语使用,主要有四种含义,即温暖、和气、温习、温病;‘明’字有八种含义,即明亮、明白、证明、明确、英明、视力、次、明代。鉴于此,葬具温明之‘温’的含义大概主要和温暖、和气相关。……温明之‘明’的含义,也许和明器之‘明’有一定的关联。……明器虽为死者的随葬之物,但隐喻的是为死者神明所贡献的物品。温明之语,不仅仅是给死者送去光明,重在于温和死者的神明。至此,西汉时期温明的含义也许是一种泛指,即包含各种随葬明器(东园处制作)在内的东西。……东汉时期温明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因为,东汉洛阳城中有温明殿的存在……温明长时间忌讳不用,至东汉晚期服虔对它的解释出现偏差也在所难免。”

 

▲扬州市博物馆温明使用示意图

 

《“温明”新考》一文的作者陈洁圆认为:“此说法还不够确切。……‘温明’二字当拆开而看。‘温明’词语后常跟 有‘辒辌车’,《汉书》云‘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辒辌车也。’如此表述,‘温’在这里当有幽闭的意思。而服虔所云……也符合这样的含义,所以笔者认为,‘温’字当解释为此葬具的器型,即幽闭如方漆桶,可以大敛覆盖在上方。‘明’字指的应当是镜子的功用。《说文》云:‘明,照也。’《抱朴子·涉登》说:‘明镜径九寸已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 ‘明’指镜子,覆镜于上,正是前文‘光明破暗’的功效。”

 

关于温明的作用,陈洁圆认为,“‘温明’为天子王侯所独享的葬具,在最初规格极高;因为压制鬼神的意图,在谶纬之学盛行的两汉并不被广泛采用;晋代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温明’逐渐得到重视,统治阶层中多有关于其的记载,直至唐代后由于《开元礼》逐渐被荒废,但仍旧有类似的‘以镜悬棺’的现象出现。”

 

无独有偶,在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中,早期公布过一件漆器——孔子屏风,上面不仅有孔子及弟子的画像,而且还有用汉隶书写的孔子生平,可谓漆、书、画三绝。后有专家考证,那不是屏风,而是一面硕大的青铜立镜,相当于如今的穿衣镜。但更进一步研究又发现,这件集镜、漆、书、画为一体的器物,极可能就是学界多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温明”。

 


▲海昏侯墓“温明”结构示意图


 

你知道吗?山西也曾出土过温明

 

▲山西阳高出土的温明线图

出自孙机先生的《从历史中醒来》

 

上世纪40年代初,

日本人小野胜年、水野清一等,

在山西阳高古城堡西汉墓进行发掘,

其中也出土过一件温明。

 

孙机先生曾这样描述它:

“不仅镶有琉璃壁、璜等饰件,

而且从下部左侧之马蹄形孔中

伸出温明内置尸枕两端的兽头,

样子很可怖。”

 

据了解,

这件温明,

后来被掠夺到了日本,

藏于何处不得而知。

令人遗憾的是,

目前,

只能在一些书籍中看到它的样子。

 

▲小野胜年等人编著的

《阳高古城堡——中国山西省阳高县古城堡汉墓》,

书中有关于这件温明的介绍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漆“面罩”应称“秘器”[J].文物,1987.

[2]孙机. “温明”不是“秘器”[J].文物,1988.

[3]韩国河.温明、秘器与便房考[J].文史哲,2003.

[4]陈洁圆.“温明”新考[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大家好!

这里是开门文话社

最近微信的“视频号”已经全面开通

社长贺敏华先生

本着广交藏友、分享收藏知识的理念

在视频号里更新了许多的短视频

欢迎朋友们长按下方的二维码关注

如果觉得视频还不错,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为短视频点亮红心

如果你有想看的视频或有其他建议

也欢迎您不吝留下雅论,必虚心以待

祝您身体健康,欢畅满怀

 

加入开门文话社社群

成为社员与百位资深古玉藏家对话

 
 
延伸阅读
 

学习 开门 圈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