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开门
圈子
【馆长专栏】何少峰:品玉
 2019-11-19     2801
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

玉的文化、品德、价值、寓意
 
前面介绍的是玉的材料、制作工艺还有它的简史,接下来我想讲一下品玉的内容,主要四点:文化、品德、价值、寓意。


一、古玉之文化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没有一种文化载体能像玉一样坚实,能一直传承,没有消亡,而且持续的出现在很多历史年代中,比如新石器时代,比如商周。

它的材质决定了它的尊贵性与不易被损坏的特性,从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奠定了玉器及玉文化的基础。

商周、战汉、宋代、清代,分别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四大高峰。由于统治者的偏好、历代贵族的推动、民众祈求幸福的愿望,中国玉文化从未间断,一直被推动着,延续下去。


1、旧石器时代
8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先民已认识到了美石为玉。

2、新石器时代
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大江南北氏族普遍进入了玉器时代。

3、四大高峰
商周、战汉、宋代、清代,分别中国古代玉器的四大高峰。














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之一。它伴随中国传统文化一路走来,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同步。
 

二、玉德
赋予玉以人的品德,从孔子的十一德,管子的九德,到许慎的五德,玉德学说有很多,年代越来越近。

十一德说
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九德说
管仲曰玉有“九德”即“仁、智、义、行、洁、勇、精、容、辞”。

五德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


“玉德”的根本之处在于讲“仁”。什么叫玉德呢?从我多年收藏的经历来说,玩玉的人确实是要像玉一样的品德去体现。


收藏小故事
我记得在1995、1996年左右,我已经接触玉器两三年了,然后有个同学跟我一起逛市场,当时他花了一两百元钱,当时也不少了。他说这块白玉非常之白,非常之好,非常之润,给我看。我看了之后,看到里面有毛毛的东西,就跟他说应该是料,料就是指玻璃烧制的玻璃器。但他始终不相信。接着我告诉他:如果是料的话,它的缺口是玻璃口的,和田玉的缺口是渣子口。当时刚开始学玉,都有一种好胜心,希望得到印证。我那个朋友他性情也比较刚烈,就拿东西把玉的边缘敲了一个缺口,里面确实是玻璃缺口,他把这块玉拿走了,后来他跟我说,把那块“玉”砸掉了,从此不再碰玉了。

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当时我们对玉德的体会还不够,他是非常想参与古文化、喜欢玉文化的人。但是在当时由于我们急躁的心态,一定要争出个对错来,最后导致他失去了通往古代文化的一个载体的权利。这在当时来说就没有顾虑到玉德中的“廉而不刿”,一个人哪怕有能力,也应该处事圆和,说话做事讲究方式方法,注意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一种“义气”。

玉器本身是没有所谓对错的,但是你传递信息的方法、过程和行为可能就存在对错。


看玉与看病

就像去医院就诊的人,其实跟拿玉给你看的人,是一样的心理。医生给病人检查、拍片,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给你看片和诊断病情的医生,技术也不一定到位;
第二:医生技术到位的,他的品格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医生诊断之后,直接告诉病人他时日无多,我们姑且不论医生的诊断是否准确,单只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本身就已经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疾病。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医生作为病人信任的专家,直接下了死结论,会极大打击病人的自信心,也没有精力再去自行探索,最终病人真的可能会郁郁而终。

这折射到玩玉的过程中,不仅牵涉到了水平、面子、人格、经济等等诸多因素,让我想起几千年前,孔子所说的玉德。在中国古代,孔子提倡君子应该“比德于玉”,玉德成为君子的道德规范标准。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玉德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精粹,洁身明治,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言行。

宋  白玉 孔子  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藏
 

三、古玉的价值
关于古玉的价值,大家通常会说这个玉值多少钱,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古玉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价值。

大家都听到过和氏璧的故事,有个成语叫“完璧归赵”,后来这个玉被雕成传国玉玺。


通过这个我想讲两个概念。一、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鼎玉龟符”,鼎,国之重器也。这里的“玉”,指的是从传国玉玺开始的玉,一旦进入这个范畴,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鼎玉龟符

从秦皇宫的烧毁,到刘邦的建制,到王莽的夺印,到汉唐的传承,销毁。这个不是钱可以衡量的,据说是用和氏璧而作。

通过文献资料,我认为和氏璧当时是一块完整的原料。能让两个国家鉴赏,整个玉璧直径不会超过30公分的,目前所见当时大部分汉代玉璧直径是30公分,那它的厚度是可以预估的。那反观现在的皇后之玺,至少也要2公分的台。当然这个留给史学家去研究。 

但我个人观点认为和氏璧应该是块原料,后来再经过雕琢的。半年前(2016年),在微信上广为流传一个关于玉器价值的内容。有好事的人,认为和氏璧在当时,价值相当于15个城池。一个城池估算为4.35亿,当时秦始皇拿15个城池换,可想而知,当时对和氏璧的重视是无以复加的。

另有孟子游说齐宣王曾说“仅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要用到万镒。(说明:以下概算不作为正式价值判断依据,仅作参考。)


10000镒*20两*16克*260元=8.32亿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20两(一说24两)。这里以20两计算。
两与克的换算,按照秦统一度量衡后计算,1两约为16克。
260元/克为近年来黄金市价大概均价,为便于计算,以下金价都算作260元/克。


赵王封苏秦为国相,一次就调给苏秦白壁百双,黄金万镒。

10000镒*20两*16克*260元=8.32亿
若百双对应万镒,1双=800万。


西周恭王时期卫盉铭文记载:矩伯从人,用皇室玉璋换得千田,用玉琥换得三百田。

310亩*10000/亩=310万;
93亩*10000/亩=93万;


千田约为310亩,百田约为93亩。
若土地价格按照10000元/亩计算


乾隆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一古玉簪,如画笔之筒,上白下红,有人出价900金,不肯售。

900金*16克*260元=374.4万

董文恪,有一只古代白玉蟹,600金买去。

600金*16克*260元=249.6万

时翁后山收藏“赵婕妤印,白质刻双燕,红沁”,1000金买去。

1000金*16克*260元=416万

南北朝白玉鲜卑头铭文:庚年,御府造白玉衮鲜卑头,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工七百。

700*800天/人=56万(工钱)
若工钱按特殊技艺为800元/人/天。

明代陆子冈:州人陆子冈,刀刻玉擅绝,今所造玉簪价一枝值56金。当时的价格就相当高。

56*16克*260元=23.3万元

 
四、古玉之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题材在玉器中常有体现,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尤其是明清玉器,寓意非常直白。
比如:
玉器上雕刻了马上面有个猴子,寓意马上封侯。
葫芦通常寓意福禄相伴;麦穗的图案寓意岁岁平安等。














学习 开门 圈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