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首页
个人主页
行业展览
古玉学习
行业拍卖
精英圈子
开门杂志
其它展览
策展方: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
分类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时间:2021-07-22
观展人:1090
玉出山河
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展
馆藏单位: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No1:青铜刻刀
文物简介:刀身狭长,呈扁条凹弧形,尖锋,首部有长5厘米的双面刃,正面中脊有棱。
No2:玉琥
文物简介:通身受沁呈黑褐色。均为片状,首身相连,体肥硕,龙首纹线条流畅,转角圆曲,背面无纹。五件玉琥应为同一玉料上切剖后分别进行加工,大小略有等差。其中三件完成了细部打磨,除尾部留有切割痕迹未作处理外,基本已是成品;另两件为半成品,其一器身纹饰雕琢完成,但未经打磨,线条边缘毛糙;其二构图尚未完成。这五件玉琥体现了从切割到加工,从半成品到成品的过程。
No3:玉琥
文物简介:均为青白玉,有褐色、青灰色沁斑,温润细腻,微透。片状,虎拱背,屈肢,卷尾。正面饰双勾阴刻简化龙头纹,前后肢饰鳞纹,双龙首相叠。其一颚部雕一鸟,作振翅飞状;其二颚部雕一鱼,鱼残缺,仅存前半部。背面光素,首钻二个穿孔,尾、背各有一个穿孔。两器构思匠心独运,线条婉转柔美,为同期玉器中上乘之作。
No4:兽面玉饰
文物简介:青白玉,温润微透,器表经侵蚀呈乳白色。片状,上宽下窄。正面下部饰一兽面纹,两侧饰对称的龙头纹,龙头作瞠目侈吻吐舌状。四周对称的牙脊实为龙头的舌、鼻、眼、角轮廓,背面光素。上、下端居中各钻一个圆孔。从该玉牌左上部仅刻出轮廓未雕琢细部来看,应是一件未完工的作品。此器造型生动,纹饰繁密丰盈,精工雕琢,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No5:玉虎
文物简介:片状,虎凹背、垂腹、卷尾,呈屈肢伏卧状。正面饰纹,头、身饰龙首纹和云纹,前后肢饰鳞纹,腹饰花形图案,尾饰鳞纹和绞丝纹。背面光素。头、尾、背各有一个穿孔。
No5:玉龙
文物简介:青白玉,润泽细腻,微透,有褐色沁斑。片状,正面饰屈肢卧伏状龙纹。凸吻,圆目,卷尾。头颈饰单柄花叶纹,脊至尾饰鳞纹,身饰龙头纹,体有四穿,制作精美。使用的双阴线纹饰畅朗委婉,清丽典雅。
No6:玉龙
文物简介:均为白玉,沁色略有不同,有灰白色沁斑和黑漆古,温润细腻,质密微透。片状,呈垂首、拱背、屈膝、垂尾的龙形。体饰龙头纹,龙首下、尾共刻出五个凤首,凤首目椭圆形,勾喙较长。共有六个穿孔。造型独特,构思新颖。两件玉龙大小、纹饰完全相同,应为双面雕刻纹饰之后对剖而成,以使大小、纹饰达到最大程度相似,用在玉组佩中两两对称进行装饰。
No7:玉牌饰
文物简介:青白玉,有褐色沁斑,温润微透。体扁薄,正面呈梯形,侧视为弧形。正面四边中部各饰一兽面纹,四角各饰一龙首纹,背面光素。上下两端中部各钻个一穿孔。纹饰纷繁满密,制作精美。
No8:玉牌饰
文物简介:白玉,有灰白色沁斑,色润微透。片状,平面呈长方形,一角切磨成弧形,侧面呈弧状。两侧琢有对称的凹槽,两端各有一个单面钻孔。宽端琢磨呈刃状。光素无纹。
No9:玉牌饰
文物简介:白玉,部分有黑漆古,质密,温润微透。近盾形,一端为圭首形,另一端中部有榫头柄。两侧稍内弧,两面均有中脊。两面各阴刻四个龙头纹。
No10:玉牌饰
文物简介:白玉,有黄色沁斑,温润细腻,微透。平面呈梯形,四边雕凹槽。正面饰龙纹和云纹;背面微弧,光素。两端各有两个小穿孔。
No11:玉牌饰
文物简介:白玉,温润细腻,质密微透。片状,四边琢有对称的凹槽。正面饰双勾阴刻简化龙头纹,背面光素。两端各有两个穿。
No12:玉牌饰
文物简介:乳白色,有黑色沁斑。片状,平面呈梯形,四边饰扉棱,两端各有两个穿孔。正面饰双阴线龙头纹,背面光素。阴刻线条边缘粗糙,未作进一步减地和打磨处理,处于构图刚完成阶段。
No13:玉笄
文物简介:文物简介 青白玉,受沁呈褐色,温润微透,通体精磨。圭形,一端刻两个小凹槽,似为栓系之用。
No14:玉管
文物简介:青白玉,器表多黑漆古,温润微透。管状,精工琢磨。
No15:玉鹰
文物简介:青白玉,润泽细腻,微透。近圆雕。勾喙圆目,翅上扬,屈肢缩爪,作飞行状。喙、翅缘、身下饰绞丝纹,身饰变形龙纹,翅饰鳞纹。纵向有穿,翅上卷成穿。
No16:玉鸳鸯
文物简介:受沁呈乳白色,温润细腻,微透。圆雕,卧姿,扁嘴微张。圆形目,短颈,顶饰一近心形纹,身两侧饰云纹,下部饰绞丝纹,腹下饰两排鳞纹。纵、横穿呈“十”字交叉。
No17:玉虎
文物简介:青白玉,有灰白色沁斑,温润微透。玉虎为圆雕,呈顾首卧伏状,隆鼻、圆形目、立耳、卷尾。目上、项下、尾饰绞丝纹,臀上饰蝉纹。纵钻一穿。
No18:鸟形玉饰
文物简介:青白玉,略透。鸟呈俯卧状,圆眼凸起,短颈,翘翅,尾下垂,颈下有一个圆形穿孔。
No18:鸟形玉饰
文物简介:受沁呈鸡骨白色,不透。玉鸟呈俯卧状,圆眼凸起,尖嘴,昂首仰颈,腹两侧浮雕翅羽,尾下垂,颈下有一个圆形穿孔。
No19:青玉龙首饰件
文物简介:青玉,微透。扁平状,龙首形,头顶双角内勾。双面刻画一致,自口至头顶有一个圆孔。
No20:绞丝玉佩饰
文物简介:冬陵石,白色,有黄色沁斑,色润微透。柱状,亚腰两边各饰素面与绞丝纹相间的两组纹饰。
No21:春秋玉坠饰
文物简介:绿松石,色润微透,通体磨光。剖面近椭圆形,有纵向穿。
No22:春秋玉坠饰
文物简介:青玉,有褐色沁斑,温润微透。形状不规则,剖面近菱形。两面皆饰顾首龙头纹。有一个贯通穿孔。
No23:管形玉饰
文物简介:青白玉,整体受沁呈白雾状,细腻微透。圆管形,孔壁厚薄不一。两端光素,侧面用阴线刻兼浅浮雕的手法刻成谷纹。
No24:玉璜
文物简介:受沁呈黑褐色,并有少许灰白色沁斑。半环状,正面饰龙纹和云纹,两端为龙首,下颚稍短,口微张。两端龙口各有一穿,背面光素。
No25:玉璜
文物简介:五件单体璜连缀一体。青白玉,受沁呈黄白色,质润微透。纹饰相同,大小略有差异。正面皆饰变形云纹,背面光素。外弧边琢三道凹槽,余三边皆琢两道凹槽。左右两侧各钻两个斜穿。
No26:玉琥
文物简介:部分受沁呈褐色。片状,垂首、凹背、垂尾上卷。正面头部饰简化龙纹、绞丝纹;前、后部以宽大的云纹表示前、后肢;腰、尾饰简化龙纹;颈、脊背饰重环纹;外缘饰绹索纹。背面光素,头尾各有一个较大穿,背腹各有一个小穿。
No27:玉琥
文物简介:青白玉,受沁呈黑色,质润微透。片状,整体呈虎形,垂首,拱背,屈肢,垂尾。正面饰纹,头部刻龙头纹,颈、腰部饰斜直排列的平行曲线,似为虎斑,前后肢、尾部饰鳞纹,背面光素。头、尾各钻一较大的穿,背部钻一小穿。
No28:青玉虎形佩
文物简介:青白玉,部分受沁呈灰白色,温润微透。片状,凹背屈肢收爪作伏卧状。正面饰纹,背面光素。头、前肢饰变形龙纹,身饰竖直的平行曲线纹,臀、尾中部饰简化龙纹,上下边饰绞丝纹。口、尾各有一穿。
No29:玉珩
文物简介:青玉,受沁呈深褐色。正面饰双勾阴刻连体龙纹,两端为龙首,圆形目、长角后披,有须,背面光素。两端龙口各钻一小穿,背部钻一小穿。
No30:玉圭
文物简介:青玉,有多道条状黑色沁,色润微透,磨光。片状,上窄下宽。圭首为双面刃,略残。下端似锛,为稍弧的单面刃,刃端有对钻穿。应是改制而成。
展览
学习
拍卖
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