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开门
圈子
古代雕刻一件玉器耗费多少工时?
 2019-12-13     3243
知识
   


龙纹鲜卑头  晋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白玉衮带鲜卑头是上海博物馆一件颇为引人瞩目的藏品,扁平的器身上透雕一龙纹,长首,长角,弯颈,躯身蟠曲,满饰鳞纹,细尾下卷。龙躯上钻有二十余处不透之小孔,原应为镶嵌宝石之用。据考证为晋代皇帝的御用之物。

 


 

器边框亦有小孔若干,当为供金属丝与衮带缝缀之用。器背面两侧边各有共计四十六字,记载了制作年代、制作机构、器物名称、制作工时、监造官员姓名等,从而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在目前所见玉器中极为罕见,故显得尤其宝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上分裂,争战频仍,交通阻塞,西域的玉材来源亦受到限制,导致了玉器制作从两汉的高峰跌落下来,出现了数量少,工艺简单、品种少的低谷现象,可能仅在各个小朝廷中存在玉作机构,制造供皇室使用的玉器。

 

 

此器采用透雕手法,整个龙形雄浑矫健,作俯首攀爬造型,龙身扭曲成波浪形,细尾分支,卷曲下垂。与一般张牙舞爪的龙纹相比,此种俯首的造型并不多见。

 

 

龙颈腹部排列整齐的鱗纹,腰部为细格纹,尾、鳍、爪则以长阴线条表现纹理,龙眼内凹,闭嘴扣齿,五官琢刻精细,线条委婉流畅,工艺奇巧精湛,属西晋时期难得的佳作。

 

 

鲜卑头背面铭文分为两行,右为记录制作日期、工时和监造机构的“庚午,御府造白玉衮带鲜卑头,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功七百”。左边则记录一些监造官名:“将臣范许、奉车都尉臣程泾、令奉车都尉关内侯臣张余”。范许、程泾、张余等具体人名则于史不载,无从稽考,但其所任职官则可从文献中获得印证。

 

 

从器背的铭文可知,这件鲜卑头“用功七百”,即耗费700个工时制成。东汉永平六年《开通褒斜道石刻》中有“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的说法,所谓“功”指一个劳力一天的工作,说明如果由—个工匠制作鲜卑头,需七百天才能得以完成。

 

 

显然,这是与铭文在同一年完成的记载有抵触的,因为一年只有三百多天。但如果我们把七百工理解为雕刻一件作品的工序,需要多人同时或,分工协作,则此问题就能够得以较合理的解释。在古代制玉工具较简陋、落后的情况下,如此镂锼繁复、精雕细琢的器物耗费了七百个人工应该是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海棠给大家算一笔账,如果按照当今每天200元工费计算(玉雕大师会更高),这件鲜卑头雕工就花费了14万元。

 

 

 

知识

推荐阅读
【 鉴赏心得 】新手玩玉必备22条绝杀!
知识 4202人阅读
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
学习资料 5245人阅读
从微距图片判断玉器的真赝
学习资料 3194人阅读
【馆长专栏】何少峰:品玉
学习资料 3850人阅读
1950年在美国举行的中国玉器展
古玉介绍 2246人阅读
古玉界:古玉沁色学问知多少?“沁色”往往是鉴定古玉价格及其真假的重要特征!
学习资料 4298人阅读
学习 开门 圈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