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开门
圈子
古玉收藏的正确态度跟观念!警示自己!
 2018-12-20     1719
其他
   
1、有个段子

老赵卖给老钱一件开门的藏品,老钱心里吃不准,拿去向高手讨教。
孙说:“东西没问题,价高了。”
李说:“这个东西你买了?开门假!”
周说:“东西有一眼,但不是傻开门的。”
吴说:“买就买件好的,这个档次不够。”
郑说:“不贵嘛可以拿着当标本。”
老钱心里乱了……心想这行水太深了。
本来这行水不深,只是人为把它搞深了!




2、有个故事

一位原来对古玉丝毫没有兴趣的朋友,突然心血来潮想涉足此行,缠着我要帮他拣几件宝贝,拗不过他的执着,趁出差之便,带他逛了几次交流会。

他的运气也不错,收到了一件明代的玉雕件,雕的是一把斧子,斧子上头伏着一只神采奕奕的瑞兽,取意“府上有寿”之意。雕工精,玉质也好,油润度极强,是开门的和田籽料,价格也比当今追捧的新料便宜得多。社会的浮躁和传统文化缺失,使价值明显颠倒。买时他觉得拣了个大漏。不料没过两天,听了一帮玩新玉的讥评,说此雕件不是和田玉,他又信了。他就是典型的耳朵当眼睛者。

他收藏也只当作一种投资,一听人非议就认为投资有风险,立即想到脱手,转嫁危机,这不是收藏,而是投机。另一种人,表面看来定力颇佳,很少有人能影响他的执着,其实也是过份自信下的投机,一种以小博大的赌博类的投机,想用便宜的价格,大量进货的方式,侥幸于只要几件对就全额补偿回来的心理来涉足古玉的收藏,最后也适得其反。


3、两个方面

常常会有朋友问我:“收藏中最要注意的是什么?”我也会毫不避讳地告诉他:“第一,切忌急功近利;第二,切忌盲目显摆和存侥幸心理。”

急功近利,指的是今天收进一件东西,明天就想着能出手赚钱,这不是收藏,这是做古玩买卖,类似古玩城摆地摊的营生。怀着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对古玉没有真正的爱好,更谈不上痴迷,只当一种商品。他们根本不具藏家的眼力,是耳朵当眼睛者。人云亦云,听了东家跟东家,听了西家信西家。收藏不会给这些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愉悦,只会给他们增添莫名的烦恼。

这些人的根子出在既没有眼力又太贪钱上。没有眼力不要紧,只要找到有眼力的领路人,但如果心只在赚钱上,即使偶尔撞上一件好东西也会换钱而去。如此之人我碰到已经很多,他们拣到一件宝贝来咨询你,不太关心它的艺术价值或文物层面的含金量,而是直截了当地询价,问值多少钱?毫不掩饰自己的拜金主义。




有时真的哭笑不得。因古玩往往是无价的,有时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它因人而异,识者千金不惜,不识的人视如敝帚。没法给以正确定价!同样一件物品在不同的平台就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格,怀揣这种心理的人我奉劝他们最好别跨进收藏的大门,误入门户带来更多的是烦恼。

古玉这东西同样不能以是否能尽快成交论真伪,定优劣。有的宝贝放着多年无人问津,有的普品一上架就被人买走,这里面全存在偶然的机缘问题。古玩行历来有“三年不开门,开门吃三年”之说。三年不开门,指的是有可能长时间无人问津,开门吃三年指的是偶尔会做成一笔颇大的买卖。这里面就含着识宝和被识的机遇概率。这也告诫从事这方面生意的朋友要有学习的耐性和不断提高自己眼力的决心,切忌轻率,浮躁,急于求成的功利性。

第二种人也是收藏中大忌,他们往往撒了不菲的资金却摘不到收藏家的桂冠。究其原因除了眼力不济又过于自信以外,还有个致命点:即贪图收藏量而忽略其收藏品的质。

总以为只要买得多就能成为大藏家,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收了一百件藏品而其中有二三件有疑问,别人会说“大多数还行,但有一些不开门”,立马,其收藏档次降为很低,如果没有这两三件不开门的东西,别人的评价完全不一样了,会说“东西没问题,都到代!”他的收藏档次立即升至很高。要是其只求数量,仗着财力浓厚,抱着总有些真的侥幸心理,显摆似地大量进货,最终在评判者的眼里:“大多都不开门!”如此其花了百倍的钱却永远不被社会所认可,是一个历史悲剧,也是只贪数量不求质量的必然结果。

这类收藏者在企业家中不在少数,他们由于经营企业的成功,养成了颇为自信的个性,小看了千年积淀的历史文物的深邃底蕴,最后落入“国宝帮”的可笑行列。



收藏必须遵循宁求质量不贪数量的宗旨,买百件不如买一件的原则,不精,不尖,不稀者宁可不买。每一件都经得起行家专家的认可和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古玉收藏家!
其他

推荐阅读
1950年在美国举行的中国玉器展
古玉介绍 2236人阅读
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古玉介绍 2566人阅读
古玉界:历史政治背景是殷商时代玉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 3303人阅读
古玉界:古玉沁色学问知多少?“沁色”往往是鉴定古玉价格及其真假的重要特征!
学习资料 4278人阅读
古玉鉴定从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开始!
古玉介绍 5634人阅读
古玉界:良渚文化玉器雕工特征
古玉介绍 4033人阅读
学习 开门 圈子 我的